<nobr id="lnlum"><progress id="lnlum"></progress></nobr>
      <nobr id="lnlum"></nobr>
        1. <form id="lnlum"><small id="lnlum"></small></form>
          <nobr id="lnlum"></nobr>

            中國期刊網 專業從事評職稱論文發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發表,SCI論文發表等學術咨詢服務

            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來源:中國期刊網 分類:醫學 發布時間:2023-05-10 瀏覽:0

            摘    要:目的:探討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廣東省人民醫院河源醫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試驗組在對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給予加強護理管理模式,比較兩組不安全事件發生情況、新生兒家長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護理安全質量評分。結果:試驗組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人員技術操作、安全管理、護理管理、無菌操作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不僅能夠確保新生兒得到安全的護理照顧,同時還能夠提高家長的護理滿意度與護理安全質量評分。

            關鍵詞:不安全因素;新生兒;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


            新生兒無法進行語言表達,身體功能與免疫力發育不完善,同時新生兒監護病房中沒有家長陪護,易發生不安全事件,從而對新生兒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傷[1]。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新生兒的關注,對不安全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分析,為新生兒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從而降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加強對新生兒的保護[2]。傳統的護理模式無法獲得理想的護理效果,臨床中在對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接受加強護理管理模式,能夠實現對新生兒全方位的護理照顧[3]。本文旨在探討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廣東省人民醫院河源醫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50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日齡0~28 d,平均(14.5±0.9)d;體重3.2~5.1 kg,平均(3.7±0.2)kg。試驗組男30例,女20例;日齡0~28 d,平均(14.9±1.1)d;體重3.2~5.2 kg,平均(3.8±0.3)kg。兩組患兒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新生兒均在本院出生;家長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標準:不具有依從性與配合性者;存在先天性畸形情況者。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新生兒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重點觀察排便、排尿次數,排泄物的量與性狀情況;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則正確喂養;對新生兒的腹部實施按摩,促進胃腸正常蠕動;若新生兒存在臍部滲血或有異味,及時使用酒精棉簽對臍部進行擦拭消毒;此外,適當對新生兒進行撫觸。

            試驗組在對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給予加強護理管理模式。(1)不安全因素分析:部分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不熟練,因而無法有效地為新生兒提供安全的護理,降低了護理質量;護士長不能對現有的護理人員進行合理排班,使得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明顯增加,進而無法有效地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導致工作效率低,護理不安全事件的發生風險增大;需要對藥物使用量進行嚴格控制,部分護理人員存在疏忽,不能嚴格按照正確劑量與方式為新生兒用藥,較大程度影響治療效果,嚴重時會加重病情;科室內護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護理人員的各項工作無章可循,并且無法有效地監督護理人員的工作,同時,護士長無法依據相關制度內容考核評定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部分護理人員不能在夜間對新生兒進行巡視,無法明確新生兒在夜間出現的情況,進而無法實施良好的護理,易發生護理不安全事件;由于新生兒病房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問題;新生兒的各項身體功能尚未完全發育,免疫力較低,易被病原菌侵襲,同時由于新生兒身體情況變化較快,使得臨床護理執行難度增加。(2)護理方式:a.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護士長制定完善的培訓方案,對護理人員實施嚴格的培訓,包括實踐操作與溝通交流技能。此外,加強護理人員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培訓,預知新生兒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進而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b.采取合理排班制度,護士長需要制定好排班制度,確保所有護理人員均能獲得充分的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提升工作效率。c.加強用藥管理,護士長需要邀請醫藥專家加強培養護理人員藥學知識,使其明確相關藥物的使用劑量與方式,并告知護理人員嚴格遵醫囑用藥,確保新生兒能獲得正確的藥物治療方式。d.加強對新生兒的夜間巡視,護理人員需要在夜間定時對新生兒進行巡視,明確新生兒夜間情況,從而能夠及時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理,加強對新生兒的保護。e.加強護理管理,護士長需要制定較為完善的護理管理制度,使護理人員的各項護理工作有章可循;加強對護理人員工作情況的監督,對不合理之處進行糾正,確保護理人員的各項工作均正確。f.提升無菌操作意識,護士長告知護理人員在對新生兒實施護理照顧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以防止發生院內感染。g.制定完善的新生兒診療室及病房管理制度,在實際的查房與護理工作中告知護理人員嚴格遵循制度實施操作,降低甚至避免安全隱患事件的發生。同時,護士長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育制度,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使其能夠嚴格執行,并且在執行過程中,護理長需要不定期進行跟蹤監督,以明確護理人員的執行情況。根據科室執行情況,護士長需要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管理技能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反饋給護理人員,對不合理之處進行糾正指導。h.規范護理流程,護士長需要制定嚴格的質量標準,將每項護理工作落實到個人,當發生不良事件時能及時追責到人。

            觀察指標:(1)觀察兩組新生兒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情況,包括醫護糾紛、腕帶脫落、皮膚傷害、院內感染。(2)觀察兩組新生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由護士長自制問卷進行評價調查,滿分為100分,a.滿意:患者完全接受護理方案,評分≥90分;b.基本滿意:患者基本接受護理方案,評分60~89分;c.不滿意:患者無法接受護理方案,評分<60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3)觀察兩組新生兒住院時間。(4)觀察兩組新生兒護理安全質量評分,為家長發放自制問卷,指導自行填寫,評價內容包括護理人員技術操作、安全管理、護理管理、無菌操作,每項滿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護理安全質量越好。

            統計學方法:數據運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新生兒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情況比較:試驗組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兩組新生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比較: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比較[n(%)]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比較:試驗組新生兒住院時間為(4.71±1.45)d,對照組新生兒住院時間為(7.36±1.82)d。試驗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053;P=0.000)。

            兩組護理安全質量評分比較:護理前,兩組護理人員技術操作、安全管理、護理管理、無菌操作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護理人員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安全質量評分比較

            討論

            新生兒娩出后,由于無法在較短時間內適應外界環境,加之其免疫力均較弱,較易發生疾病,影響新生兒的健康發育,因而及時有效的護理管理必不可少[4,5]。常規的護理模式中,工作重點是翻身、飲食,臨床實踐顯示,該護理模式存在較大的局限性,無法對新生兒進行全方位的護理照顧,進而無法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6,7]。新生兒的護理工作中,存在較多的不安全與不確定因素,因此對護理人員具有較大的挑戰性。

            為有效地對新生兒實施護理照顧,需要對不安全與不確定因素予以綜合分析,以明確相應的護理問題,予以針對性的解決,確保各項護理工作順利進行[8]。依據本研究結果可知,試驗組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人員技術操作、安全管理、護理管理、無菌操作評分高于對照組,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在于護理操作、護理人員配置、用藥、護理管理方面、夜間巡視因素是不安全因素,對此應制定加強護理管理方案,包括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采取合理排班制度、加強用藥管理、對新生兒進行夜間巡視、護理管理,及提升無菌操作意識等。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后護理人員的各項技能獲得顯著提升,進而確保各項護理措施的順利實施,提升新生兒的健康水平[9]。試驗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原因在于護理人員能夠對不安全因素進行充分的分析評估,并且針對不安全因素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提示此種護理模式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不僅能夠確保新生兒得到安全的護理照顧,還能夠提高家長的護理滿意度與護理安全質量評分。


            參考文獻

            [1]李磊,孫維熊夢玉新生兒護理中應用不安全因素分析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 12(16):185-187.

            [2]葉傳劇蘇芳.人文關懷在新生兒護理中不安全因素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1, 19(20):137-138.

            [3]郭少霞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及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3):2437-2439.

            [4]印娟,陶亞琴,江敏,等.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降低新生兒醫用粘膠相關性皮膚損傷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21):1937-1940.

            [5]楊正旭防止新生兒窒息的助產護理方法及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 ,36(32):164-165.

            [6]余碧儀,王玉玲,譚俊杰精細化護理管理對新生兒科醫院感染防控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20, 18(30):75-77.

            [7]周艷,陳燕霞,譚玉瓊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新生兒皮膚管理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22 ,8(5):686 -689.

            [8]馮曉英,唐致璞唐建明等.早期預警評分表在產科病房新生兒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2 ,40(3)-:149-151.

            [9]郭少霞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及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3):2437-2439.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文章地址:/fbzs/qkzs/yixue/14710.html

            雜志社合作

            十年平臺,長期與1000+雜志社保持著合作伙伴關系

            協議保障

            可簽署保密協議,不透露用戶信息跟蹤進程,保護個人隱私

            期刊種類完備

            為您提供較新期刊信息,覆蓋大部分地區行業,滿足您的要求

            實體公司

            對公企業賬號,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冊資本金500萬

            期刊導航

            論文發表加急通道

            內容推薦
            56℃滅活對生化激素檢測結果的影響
            心臟彩超診斷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頸椎間盤置換術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吞咽功能訓練聯合舌肌訓練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治療效果觀察
            煙草中尼古丁加重他克莫司腎損傷的研究
            中等長度導管在神經內科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直接前路微創入路與傳統后外側入路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在高齡股骨頸骨折的療效分析及并發癥的對比
            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在糖尿病眼底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
            優質護理應用于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探討
            觀察恩替卡韋與乙肝疫苗聯合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效果與應用可行性
            綜合鎮痛護理改善胃癌開腹手術患者疼痛評分、舒適度評分的效果分析
            口腔種植牙修復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觀察
            日韩不卡v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