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lnlum"><progress id="lnlum"></progress></nobr>
      <nobr id="lnlum"></nobr>
        1. <form id="lnlum"><small id="lnlum"></small></form>
          <nobr id="lnlum"></nobr>

            中國期刊網 專業從事評職稱論文發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發表,SCI論文發表等學術咨詢服務

            關節鏡下單排縫合技術和縫合橋技術修復肩袖撕裂的效果觀察

            來源:中國期刊網 分類:醫學 發布時間:2023-05-15 瀏覽:0

            摘    要:目的:探討關節鏡下單排縫合技術和縫合橋技術修復肩袖撕裂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40例肩袖撕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各20例。參照組實施關節鏡下單排縫合技術治療,試驗組實施關節鏡下縫合橋技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肩肘關節功能、肩關節活動度、疼痛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前以及術后1、3個月美國加州大學肩關節評分系統、Constant-Murley肩關節評分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前、術后3個月肩關節外展、前屈、體側外旋活動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前以及術后1、2、3個月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7)。結論:在肩袖撕裂的治療中,關節鏡下單排縫合技術和縫合橋技術均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肩肘關節功能,減輕疼痛,增加術后肩關節活動度,但縫合橋技術可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更具優勢。

            關鍵詞:關節鏡;單排縫合技術;縫合橋技術;肩袖撕裂;


            肩袖撕裂指肩部發生運動性損傷,造成該種損傷的主要原因是直接暴力,患者主要以肩部活動受限、肩部無力為表現[1]。治療肩袖撕裂最有效的方式為肩袖修復術,近年來,關節鏡技術不斷發展成熟,肩袖撕裂治療效果顯著改善。目前臨床所用的縫合方式主要為雙排縫合、單排縫合、縫合橋技術,研究證實,縫合橋技術可明顯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肩關節撞擊形成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有利于肩肘功能恢復[2]。本文旨在探討關節鏡下單排縫合技術和縫合橋技術修復肩袖撕裂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40例肩袖撕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各20例。試驗組男11例,女9例;年齡26~75歲,平均(50.52±4.43)歲;病程1~5 d,平均(3.06±0.64)d;體重47~80 kg,平均(63.52±3.59)kg。參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29~72歲,平均(50.54±4.40)歲;病程1~5 d,平均(3.02±0.67)d;體重47~80 kg,平均(63.59±3.72)kg。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兩組患者均予以全身麻醉,指導患者取側臥位,將患肢外展30°~40°并進行懸吊,灌流系統為懸掛式等滲鹽水(3 000 m L/袋,含有1 mg腎上腺素)。對于肩關節各個方位的穩定性與活動度進行評估,用記號筆進行標記,與肩縫后外側角下方以及內側2 cm處,喙突和肩縫連線重點入口,置入關節鏡,對于肩胛下肌、肱二頭肌長頭腱、肩袖關節內止點、關節軟骨損傷情況進行評估,根據磁共振(MRI)檢查結果明確損傷范圍。縫合前,應用刨削器與高速磨鉆新鮮化處理撕裂肩袖與足印區骨面,植入帶線錨釘(4.5 mm Healix),依據裂口情況選擇1~2枚錨釘進行內排固定,采取水平褥式縫合,手術結束前將鎮痛泵置于肩峰下間隙。其中參照組于關節鏡下應用單排縫合技術治療,在患者撕裂肩袖足印區的中部植入1~2枚4.5 mm Healix錨釘,對于撕裂肩袖進行簡單縫合后固定。試驗組于關節鏡下應用縫合橋技術治療,首先將內排固定縫合線進行打結并固定,于肱骨大結節外側,距離上緣10 cm部位垂直植入1~2枚外排固定釘,拉近縫線,通過擠壓固定形成縫合橋固定。兩組患者在術后1 d將患肢外展30°~40°并進行固定,根據病情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換藥,依據傷口愈合情況拆線,予以康復干預。術后6周內應用支具進行固定,循序漸進地進行肩部肌肉放松訓練、肩關節外旋活動度練習、肩胛骨穩定性訓練等。術后6周去除支具,鼓勵患者進行主動訓練,術后3個月開始進行肩袖力量訓練,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根據疾病癥狀、肩關節活動度、肩肘功能、疼痛程度評估。a.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有關節活動度及肩關節功能恢復正常,無疼痛;b.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有關節活動度及肩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輕度疼痛;c.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變化,疼痛嚴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觀察兩組患者肩肘關節功能,術前以及術后1、3個月對患者的肩肘關節功能實施評估,選擇美國加州大學(UCLA)肩關節評分系統、Constant-Murley肩關節評分量表進行評估。UCLA肩關節評分系統總分35分,分數與肩關節功能呈正相關。Constant-Murley肩關節評分量表總分100分,評分與肩肘功能呈正相關。(3)觀察兩組患者肩關節活動度,測量患者術前及術后3個月的肩關節活動度,測量角度為外展、前屈、體側外旋。(4)觀察兩組患者疼痛情況,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術前以及術后1、2、3個月的疼痛情況,總分10分,分值與疼痛程度呈負相關。(5)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愈合延遲、感染、僵硬、肩袖再撕裂。

            統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兩組肩肘關節功能比較:兩組術前以及術后1、3個月UCAL肩關節評分系統、Constant-Murley肩關節評分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肩肘關節功能比較(±s,分)

            兩組肩關節活動度比較:兩組術前、術后3個月肩關節外展、前屈、體側外旋活動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肩關節活動度比較(±s,°) 

            兩組疼痛情況比較:兩組術前及術后1、2、3個月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疼痛情況比較(±s,分)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7)。見表5。

            表5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討論

            肩袖撕裂的臨床發生率高達17%~41%,臨床表現主要是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與疼痛,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3]。大部分肩袖撕裂患者在就診時,以粘連性肩關節周圍炎的被動、主動運動為主,在某種程度上加重撕裂程度,若未及時治療,可形成惡性循環。隨著MRI、關節鏡技術的發展,肩袖撕裂實現微創治療,且已經成為臨床治療金標準[4]。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前后肩臟關節功能、肩關節活動度、疼痛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7)。這一結果說明單排和縫合橋技術均可顯著改善患者肩肘關節功能,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有效恢復肩關節活動度,治療效果理想,但縫合橋技術的安全性更高[5]。分析原因:關節鏡下單排縫合技術具有良好效果,但是此種治療方式無法實現解剖愈合效果,以錨定固定韌帶止點部位的應力較為集中,易發生再次撕脫,故難以實現較高的固定強度以及修復完整性,因此術后并發癥較多。縫合橋技術明顯增加了肌腱和“足印區”間的接觸面壓力與有效解除表面,有效簡化了手術過程,縮短手術時間,同時減少了肩關節撞擊,可促進肩袖組織愈合,術后再次撕裂可能性較低。

            綜上所述,在肩袖撕裂的治療中,關節鏡下單排縫合技術和縫合橋技術均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肩肘關節功能,減輕疼痛,增加術后肩關節活動度,但縫合橋技術可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更具優勢。


            參考文獻

            [1]韓增帥,孫申杰,宋文聯等關節鏡下改良與傳統無結縫線橋技術修復肩袖撕裂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雜志2021 ,37(9):811-817.

            [2]邵東浩,于曉勇關節鏡下不同術式治療肩袖撕裂的對比研究[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1, 53(8):403-406.

            [3]陳俊,樓玨翔,申屠國建等關節鏡下改良阻擋線減張技術與縫線橋技術治療大型肩袖撕裂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21 ,23(8):656-662.

            [4]韓慶欣,張磊,張晟等關節鏡下縫線橋技術治療肩袖損傷5年以上臨床隨訪結果:術后再撕裂率及再撕裂對肩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21,40(6)-.427-432.

            [5]劉成日,劉彥群,李成福等.關節鏡下雙排縫臺與縫線橋技術治療肩袖撕裂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21,18(16):39-42.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關節鏡下單排縫合技術和縫合橋技術修復肩袖撕裂的效果觀察

            文章地址:/fbzs/qkzs/yixue/14713.html

            雜志社合作

            十年平臺,長期與1000+雜志社保持著合作伙伴關系

            協議保障

            可簽署保密協議,不透露用戶信息跟蹤進程,保護個人隱私

            期刊種類完備

            為您提供較新期刊信息,覆蓋大部分地區行業,滿足您的要求

            實體公司

            對公企業賬號,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冊資本金500萬

            期刊導航

            論文發表加急通道

            內容推薦
            56℃滅活對生化激素檢測結果的影響
            心臟彩超診斷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頸椎間盤置換術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吞咽功能訓練聯合舌肌訓練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治療效果觀察
            煙草中尼古丁加重他克莫司腎損傷的研究
            中等長度導管在神經內科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直接前路微創入路與傳統后外側入路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在高齡股骨頸骨折的療效分析及并發癥的對比
            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在糖尿病眼底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
            優質護理應用于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探討
            觀察恩替卡韋與乙肝疫苗聯合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效果與應用可行性
            綜合鎮痛護理改善胃癌開腹手術患者疼痛評分、舒適度評分的效果分析
            口腔種植牙修復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觀察
            日韩不卡v二区